借阅:0 收藏:0

:如何进行庭前证据分析 /(澳) 安德鲁·帕尔玛著 ;林诗蕴, 都敏, 张雪燃译

ISBN/ISSN:978-7-5102-1255-0

价格:CNY48.00

出版:北京 :中国检察出版社 ,2015

载体形态:269页 ;23cm

丛编:证据法学译丛 ;1

简介:本书作者围绕在审判前如何通过有效的分类管理和制作时间表等方法对诸多案件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如何通过推理判断、选用证据,如何使用这些证据使其形成有效的证据链,为庭审做好准备展开阐述,其中作者详细讲述了事件表、识别实验、案件地图等方法和思路对于证据分析和案件证明的重要帮助作用。

其他题名:如何进行庭前证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D925.013

责任者:帕尔玛 ((Palmer, Andrew)) 著 林诗蕴 译 都敏 译 张雪燃 译 赵志刚 译 治疗指南有限公司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证明:如何进行庭前证据分析(第2版)》是一本关于证据的书。它提供了一种方法或者说是一套方法。这套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和组织事实信息,形成我们对案件事实的概括。这项内容是律师庭前准备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构思的过程中,笔者的灵感来自以下多个方面,包括大量证据分析文献、笔者多年来担任执业律师的经验、笔者从其他律师身上获得的经验以及笔者在墨尔本大学法学院教授“证据和证明”这门课程时运用的各种方法。

豆瓣作者简介:

作者:(澳大利亚)安德鲁·帕尔玛(Andrew palmer) 译者:林诗蕴 都敏 张雪燃。

目录:

"证据法学译丛"总序
译者序
写给中国读者的话
序言
致谢
1导论
1.1目的
1.2方法概述
1.3参考文献
1.4方法适用说明
第一篇第一歩
2准备工作
2.1明确目标
2.2整理文书
2.3电子文书管理
2.4可能的文书分类
2.5阅读资料
2.6明确需要完成的工作
2.7在何时使用何种方法
2.7.1所有的诉讼阶段,所有的诉讼
2.7.2调查与证据收集
2.7.3起草起诉书
2.7.4中间程序
2.7.5刑事诉讼
2.7.6证据指导
2.7.7审判准备
2.7.8进行审判
2.8小结
3事件表
3.1概述
3.2事件表的其他用途
3.3事件表的准备与更新
3.4使用全部有效信息
3.5之前,之中,之后
3.6交叉引用源信息
3.7记录证据之间相互冲突和矛盾之处
3.8确定信息空缺
3.9明确我方案件的弱点
3.10事实事件表和程序事件表
3.11迷你事件表
3.12事件表的结构
3.13事件表只是众多工具中的一种
3.14小结
4调查
4.1概述
4.2调查思维
4.2.1运用富有想象力的思维来构建案件推理
4.2.2运用识别实验以确定或排除假设
4.2.3一个例子:夏洛克·福尔摩斯
4.3整合信息促进调查
4.3.1根据来源处理信息
4.3.2证人及其他“演员”
4.3.3物证和书证
4.3.4根据案件情节处理信息
4.3.5根据“线索”处理信息
4.3.6根据法律规定处理信息
4.3.7根据事实问题处理信息
4.4小结
第二篇案件推理及证明
5案件推理
5.1概述
5.2选择一个案件推理
5.2.1什么是案件推理
5.2.2案件推理的两个方面:案件和推理
5.2.3辩方的案件推理
5.2.4对方的案件推理
5.2.5法律案件的调查与选择
5.2.6选择事实推理
5.3将事实推理与法律案件相结合
5.3.1陈述法律案件
5.3.2确认争议事实
5.3.3确定事实推理的关键要素
5.3.4关于证明对象的思考
5.4小结
6证明案件推理
6.1概述
6.2将证据与事实推理相匹配
6.2.1关注真正的争议点
6.2.2用证据证明实质性事实
6.2.3填补漏洞
6.2.4剩余证据
6.2.5辩护推理
6.2.6否定对手的事实推理
6.2.7寻找证据项目的来源
6.2.8证据法的影响
6.2.9小结
6.3组织论据
6.3.1叙述法
6.3.2图表法
6.3.3概括法
6.3.4检验案件地图
6.4小结
7关于证据若干问题的探讨
7.1概述
7.2关于证人和其他证据来源的讨论
7.2.1三种主要的证据来源
7.2.2证人可靠性的讨论
7.2.3关于物证的讨论
7.2.4关于书证的讨论
7.2.5关于证据来源可采性的讨论
7.2.6利用图表法证明证据的可靠性
7.2.7证明证据可靠性的证据之可采性
7.3关于关联性的讨论
7.3.1间接证据的使用
7.3.2关于推理中普遍原理的使用规则
7.3.3将普遍原理纳入案件图表
7.3.4推理中所使用的普遍原理的由来
7.3.5推理链条
7.4关于推理的讨论
7.4.1关于两种推理的讨论
7.4.2找到每一项推理中的“分岔路”
7.4.3证实推理中存在其他可能的解释
7.4.4消除推理中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性
7.4.5图表中可能存在的其他解释
7.5对否定证据和灭失证据的讨论
7.5.1否定证据
7.5.2灭失证据
7.6关于证据的证明力和证据标准的讨论
7.6.1具体证据的证明力
7.6.2具体证据的推断力
7.6.3证明标准
7.6.4推理与推测
7.7小结
……
第三篇最后的准备
8证据的可采性分析
9集中证据准备审判
注释
附录: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索引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架位导航 卷期 状态
A 昌平馆社科图书区(四层) C1003835 D925.013/3 C1003835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A 东区馆科技期刊阅览区(三层) C1003834 D925.013/3 C1003834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A 流动读书站 C1003833 D925.013/3 C1003833 架位导航 在架库本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47268822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