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北京舞蹈学院编
ISBN/ISSN:978-7-5059-9805-6
价格:CNY180.00
出版: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5
载体形态:2册(481;478页) :图,照片 ;24cm
丛编:艺术人类学文丛
附注:中国艺术学文库/仲呈祥总主编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资助项目 中国文联文艺出版精品工程项目 北京市教委科研基地科技创新平台资助项目
简介:本书设有艺术人类学理论研究、舞蹈美学与舞蹈人类学研究、造型艺术研究、民俗与表演研究、非遗理论与个案研究等专栏,收录了《“近我经验”与“近我反思”》、《艺术中的变形问题研究》、《文化生态的紊乱与人文品格的异变探微》等文章。
中图分类号:J0
责任者: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 北京舞蹈学院
豆瓣内容简介:
艺术人类学是一门外来的学科,其学术视野有很强的国际性和世界性。但作为中国的艺术人类学发展,作者认为首先要面对的是本土化的研究。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拿西方的工具来做我们自己的研究,第二是改造这一工具让它更适合中国人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将中国人的研究贡献给世界,为世界人类学的研究拓展更加多样性的发展方向。这是作者的想法,也是《中国艺术学文库·艺术人类学文丛:文化自觉与艺术人类学研究(套装上下册)》写作的宗旨。
豆瓣作者简介:
目录:
艺术人类学理论研究
从格尔茨反思到艺术自觉:普世与特殊的中和
“近我经验”与“近我反思”
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器”与“道”
新时期中国田野研究反思
从人类学角度看非西方艺术定义
论艺术人类学与艺术学学科建设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背景与发展探析
当代艺术人类学理论的自主性表达
费孝通的艺术人类学思想
艺术人类学本土化观念反思
艺术中的变形问题研究
从“海景”到“菜园”的视角迁移
当代田野调查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非一文化与非一艺术:原住民绘画原真性论争
中国墓室壁画的重生信仰与儒教
文化生态的紊乱与人文品格的异变探微
舞蹈美学与舞蹈人类学研究
秧歌舞·忠字舞·广场舞:现代中国的大众舞蹈
南传佛教语境下的孔雀舞展演及其族群文化认同
多维视角中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时代解读
性别因素影响下羌族舞蹈的审美与认同
何为舞蹈创作美学之条件
浅谈古典舞的舞蹈身体语言审美判断
从《舞蹈美育书简》看舞蹈美学和人类学
舞蹈“语境”谈
西南少小民族的大智慧与信仰坚守
艺术人类学视阈下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美学发展的必要性探析
田野中的舞蹈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在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建设中的价值
礼与闹:论山东鼓子秧歌的结构与反结构
贵州苗族舞蹈的场域性和生态性
“土著”生命与舞蹈语言
北京舞蹈群落的现代舞种的生态分析
从神坛迈人世俗
关于彝族烟盒舞活态传承途径的若干思考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大理白族佛教法舞研究
民间乐舞在云南跨界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中的作用
拼贴·融合·蜕变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基诺族民间舞蹈的传承现状
广西毛南族肥套仪式的田野呈现与文化解读
分馆名 | 馆藏部门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架位导航 | 卷期 | 状态 |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31708245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