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物的绿色治理、科技争议与环保行动 = Garbage war :green governance, technological controversies and environmental activism on waste /张劼颖著
ISBN/ISSN:978-7-5201-9949-0 精装
价格:CNY69.00
出版: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
载体形态:206页 :图 ;24cm
丛编: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
简介:本书呈现一个城市垃圾治理的图景,分别从垃圾问题的社会根源、针对垃圾污染的社会行动、围绕处理技术的科技争议、垃圾分类作为新治理举措等方面,呈现当代中国废弃物如何成为社会/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的一个切面。
并列题名:Garbage war :green governance, technological controversies and environmental activism on waste
其他题名:废弃物的绿色治理、科技争议与环保行动
中图分类号:X799.305
责任者:张劼颖 著
豆瓣内容简介:
本研究呈现关于一个城市的垃圾治理的图景。以A市为例,本研究分别从垃圾问题的社会根源、针对垃圾污染的社会行动、围绕处理技术的科技争议、垃圾分类作为新治理举措等方面,呈现当代中国废弃物作为社会/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的一个切面。 这幅图景循着两条线索绘制。一方面,这是关于垃圾的故事,研究试图再理解垃圾,即回答:社会行动、技术设施、治理方案、生活实践是如何重新塑造和界定作为“社会之物”的垃圾。另一方面,这是关于一个城市的环境治理、环保运动的故事。本研究试图以“垃圾”为稜镜折射当代中国复杂的环境与社会现象,尤其是,物质、环境、治理、行动之间的动态关系。 第一章说明本文的研究问题、理论路径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分析当代中国高速城市化和消费社会急速发展所带来的垃圾污染问题。第三章检视当前主流的垃圾处理技术——垃圾焚烧的主要争议。第四章提供一个民族志,追溯垃圾的环保运动轨迹的变迁,并分析环保行动如何走向合法化和组织化,并作为环保组织参与环境治理。第五章描绘了A市推动的垃圾分类运动,呈现了全市的垃圾分类行动与一个微观的垃圾分类项目案例。在结论中,本研究试图再理解废弃物,将废弃物视为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国家、市场、科学技术、普通消费者、环保行动者等多个行动者共同生产、竞争、建构其意义。 创新之处 本研究是我国第一部针对废弃物治理的社会科学研究作品。在此之前,对于垃圾治理,大多数研究集中在环境工程、管理学、经济学等领域,尚未出现社会学、人类学成果。本研究基于人类学的调查,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关于废弃物治理的研究。作者从08年开始调研我国垃圾治理问题,是最早关注此领域的研究者,并且已经发表一些具有影响力的论文。本文作为人类学民族志,既有丰富的材料、生动详实的故事,又有较为前沿的理论探讨,如当前国内外人类学界关注的本体论转向、物质性研究等等。而理论探讨之外,本研究也非常及时地回应了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废弃物治理、垃圾分类等政策热点问题。
豆瓣作者简介:
张劼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中国科技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作品《废品生活》先后在香港、大陆出版,并先后再版,获得“深港书评年度十大好书”等奖项和赞誉。中英文学术作品发表于《开放时代》、《社会学研究》、《文化纵横》、China Perspectives、East As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等国内外社会科学重要学术期刊。关于废弃物研究的“一席”演讲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先后接受《北京青年报》、《新京报》、《新周刊》、《界面新闻》、《Le 9》等中外媒体的采访、报道,并成为《嘉人》杂志百年女性专题人物之一。和万科基金会共同发起的“息壤学者计划”,是国内首个支持废弃物研究、培育学术共同体的学者资助项目,推动中青年学者广泛参与废弃物研究。同时也是凯风基金会支持的“凯风学者”,“面向当下的人类学”学术沙龙召集人。
目录:
1导言
2消费社会与垃圾污染
3废弃物处理的科技争议
4环保组织参与废弃物治理
5垃圾分类的人民战争
6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大都会发现“地方”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32463051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