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0 收藏:0

:致门德尔松先生的书信 /(德) 雅可比著 ;刘伟冬, 李红燕译

ISBN/ISSN:978-7-100-21546-6 精装

价格:CNY48.00

出版: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2

载体形态:240页 ;21cm

简介:本书表达了如下观点:莱辛曾经是斯宾诺莎主义者,这主要以雅可比和莱辛的对话为依据;斯宾诺莎哲学实质是无神论,因为每一种论证即间接知识必然导致无神论,若要获得神的知识,只有通过虔敬的信仰才有可能;理性最终导致虚无主义和宿命论。

统一题名:Uber die Lehre des Spinoza in Briefen an den Herrn Moses Mendelssohn

其他题名:致门德尔松先生的书信

中图分类号:B563.1

责任者:雅可比 ((Jacobi, Friedrich Heinrich)) 著 刘伟冬 译 李红燕 译 邬迪 译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莱辛去世之后,作为莱辛生前好友的门德尔松打算给莱辛作传。基于一个偶然的契机雅可比询问门德尔松是否知道莱辛是一个斯宾诺莎主义者。自诩莱辛好友的门德尔松对此毫不知情,而雅可比的问题激怒了门德尔松。这直接引发了两人的相互辩论。在这本著作中雅可比主要表达了如下观点:莱辛曾经是斯宾诺莎主义者,这主要以雅可比和莱辛的对话为依据;斯宾诺莎哲学实质是无神论,因为每一种论证即间接知识必然导致无神论,若要获得神的知识,只有通过虔敬的信仰才有可能;理性最终导致虚无主义和宿命论。雅可比和门德尔松的争论引起了赫尔德、歌德以及康德等哲学家的关注,最后扩大为德国哲学史上知名的泛神论之争。斯宾诺莎哲学没有像雅可比所希望的那样被摧毁,相反德国哲学界对斯宾诺莎哲学的接受加速了,最终影响了谢林和黑格尔等哲学家。而雅可比提倡的情感哲学则代表德国哲学的另一条线索,即以哈曼-雅可比-施莱尔马赫为主导的线路。两条线索相互反驳、相互影响,最终促成了恢宏的十八、十九世纪德国哲学。

豆瓣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雅可比(1743-1819),德国哲学家,哲学史上第一位思辨实在论者,他和门德尔松对斯宾诺莎的讨论是哲学史上重要的事件。主要著作:《论斯宾诺莎的学说——致门德尔松先生的信》、《休谟论信仰、观念论和实在论》、《艾维尔书信》。
刘伟冬,黑龙江大学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德国古典哲学与德国浪漫主义,出版著作一部,发表论文多篇。
李红燕,毕业于武汉大学,主要从事影评写作与诗歌、哲学的翻译工作。

目录:

引言
论斯宾诺莎的学说
致门德尔松先生的书信(1785)
第二版扩展部分(1789)
第三版扩展部分(1819)
译后记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架位导航 卷期 状态
A 昌平馆社科图书区(四层) C1250762 B563.1/11 C1250762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A 东区馆科技期刊阅览区(三层) C1220377 B563.1/11 C1220377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借阅关系图
    热门检索信息
    扫描图书信息
    扫描图片信息到手机上,便于查找书架!
    借阅趋势
    相关资源
    相关图书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39819136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