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0 收藏:0

= Research on legal issues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theft /何培育等著

ISBN/ISSN:978-7-301-33294-8

价格:CNY88.00

出版: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08

载体形态:350页 ;23cm

简介:本书在研究我国个人信息盗窃法律规制存在的难题基础上,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进行本土化应用可行性的分析, 可为我国提出国际数据治理规则的中国方案提供参考。分为七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安全危机 ; 个人信息权与个人信息盗窃的基本理论探讨 ; 个人信息盗窃案件的类型化分析等。

并列题名:Research on legal issues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theft

中图分类号:D923.74

责任者:何培育 著 陈晋 主编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不仅关乎公民的基本人格和尊严,更成为商业竞争、社会管理所必需的重要资源,对个人信息大数据的开发利用已经势不可挡。与此同时,个人信息盗窃及其衍生的黑市交易已经形成一条庞大的灰色产业链,引发的后果触目惊心。 全书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危机进行分析。主要剖析窃取、非法购买、收受、交换等非法获取、出售及利用等危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行为。第二章就个人信息权与个人信息盗窃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主要探讨个人信息的本质、权能内容,界定个人信息盗窃的概念,为进一步探讨分析个人信息盗窃行为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对我国现行个人信息盗窃典型案件作类型化梳理。重点对近五年来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的个人信息盗窃案件进行归类分析,提炼出不同个人信息盗窃案件的突出特征与发展趋势,为本书提供实例支撑。第四章研究分析个人信息盗窃灰色产业链的技术路径及运作机理。主要探讨个人信息盗窃技术类型、灰色产业链的运行机理以及大数据利用中的个人信息保护技术手段以及现存问题。第五章对域外个人信息盗窃法律规制立法现状进行考察与比较。重点对美、德、英等国及欧盟立法模式的选择和优劣以及个人信息概念界定、权能设置及其规制等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梳理出可资我国借鉴参考的优势经验。第六章对我国个人信息盗窃的法律规制现状与现存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第七章提出建立数据主体、数据控制者、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行业协会等多主体协作的个人信息盗窃协同治理机制,从技术层面和法律层面双重防治个人信息盗窃进行保障。 本书在研究我国个人信息盗窃法律规制存在的难题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进行本土化应用可行性的分析,可为我国提出国际数据治理规则的中国方案提供参考。

豆瓣作者简介: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架位导航 卷期 状态
A 昌平馆社科图书区(四层) C1246540 D923.74/18 C1246540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A 东区馆科技期刊阅览区(三层) C1221277 D923.74/18 C1221277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40738988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