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0 收藏:0

/夏太娣著

ISBN/ISSN:978-7-5326-5806-0

价格:CNY78.00

出版: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11

载体形态:10, 399页 ;21cm

简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晚明南京剧坛的演出活动、晚明南京剧坛的戏曲班社和演员、晚明南京戏曲创作、晚明南京戏曲理论、晚明南京剧坛的戏曲刊刻、文士社集与戏曲家在南京的活动、晚明文士与秦淮歌姬的戏曲情缘。

中图分类号:J809.2

责任者:夏太娣 著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作者力图在前辈学者搭建的学术基石上,全面梳理晚明南京剧坛发展、变化的历程以及各要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力求在研究思路和内容等方面有所突破。将戏曲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放在南京乃至江南的大文化生态环境中进行关照,而不是孤立地去看待。着重研究晚明文士社集、科举制度、城市娱乐、人口迁移和政治剧变等诸多因素对城市剧坛生成、发展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南京作为一个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城市,相比乡村或宫廷而言,其剧坛的特点在于流动性强。因此在考察南京剧坛的组成时,不能将其作为一个静止的、封闭的形态来对待,而是力图综合地、动态地、开放地去分析、研究。

豆瓣作者简介:

夏太娣,女,1974年生,安徽和县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戏曲史。书稿以“晚明南京剧坛”作为研究对象,正文共七章,主要从晚明南京的戏曲演出,戏曲家的活动,剧本创作,戏曲理论总结以及戏曲刊刻等方面综合考察晚明南京剧坛的生成与发展概况;并以此对于南京剧坛在明清戏曲发展和流变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给予准确的定位与评价。附录为晚明南京戏曲活动编年,起自嘉靖元年(1522),结束于弘光元年(1644)。作者的研究方向为中国戏曲史。曾在各类核心期刊和海外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主要有《冒襄晚年戏曲活动考辩》《论时事剧的新闻性与文学性》,《论<紫钗记>对<紫箫记>的改编》等。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架位导航 卷期 状态
A 昌平馆社科图书区(四层) C1213828 J809.2/16 C1213828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A 东区馆科技期刊阅览区(三层) C1207145 J809.2/16 C1207145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42703798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