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0 收藏:0

= Colonial Hong Kong in the eyes of Elsie TU /(英) 杜叶锡恩著 ;隋丽君译

ISBN/ISSN:978-7-5404-7753-0

价格:CNY56.00

出版: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0

载体形态:277页, [13] 页图版 :彩图 ;21cm

简介:本书为杜叶锡恩女士生前所撰。分析了她所经历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至回归前的香港社会概貌,揭露了殖民制度下警察、司法机关、殖民政府贪腐成风,与黑社会性质的三合会沆瀣一气、鱼肉贫民的社会不公正现象,并表达了对此的忧虑。她同时以一个真正为香港社会长年奋斗过的社会运动家的身份,梳理了香港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为什么说现今所谓的美国式民主具有欺骗性、虚假性和掠夺性,为什么只有在“一国两制”前提下进行有利民生的改革,香港才能走向繁荣稳定的美好未来。

统一题名:Colonial Hong Kong in the eyes of Elsie TU

中图分类号:I253 K296.58

责任者:杜叶锡恩 ((Elliot Tu, Esie Hume),) (1913-2015) 著 隋丽君 译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本书为杜叶锡恩女士生前所撰,分析了她所经历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至回归前的香港社会概貌,表达了她对殖民制度下社会不公正的看法,有助于读者认识和理解香港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读者也能看到她对现今的美国式民主更广义及更深入的忧虑。

豆瓣作者简介:

杜叶锡恩(Elsie Hume Elliot Tu,1913—2015)女士是备受香港人尊敬的社运家和教育工作者。她是英国人,1948年到中国江西南昌传教,1951年移居香港,在香港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她一生热衷于社会服务和教育工作,对推动香港民生的改善不遗余力,赢得香港社会普遍的敬重,被称为香港社会运动的老前辈。
她于1963年至1995年任市政局议员,1988年至1995年任立法局议员及担任各咨询委员会委员,1997年至1998年任临时立法会议员,1997年获大紫荆勋章。 2015年12月8日辞世(为香港服务60余年)。去世时前特首董建华、梁振英、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仇鸿等为其扶灵。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张晓明、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等特区政府高级官员、部分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特区立法会议员、英国驻港总领事吴若兰等前往吊唁或致送花圈。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在香港寻求正义
第1章 20世纪50年代初次感受香港
第2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香港——刚来时的最初印象
第3章 香港的两个市政局
第4章 小贩成为贪污受贿者的猎物
第5章 长期存在的住屋问题
第6章 房屋政策刺激了贪污受贿
第7章 为注册学校所经历的考验和磨难
第8章 关于官员、承包商和三合会
第9章 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罪恶的天堂
第10章 甚至连司法系统都……
第11章 贪污受贿之风蔓延到交通部门
第12章 两个不满的夏天:1966年和1967年
第13章 葛柏的案子使事情败露了
第14章 总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在成功地履行其使命吗?
第15章 香港的民主
第16章 循序渐进的民主
第17章 1992—1997:香港的过渡时期
第18章 2007年以后香港的前途
第19章 殖民者的无知
第二部分 民主遭遇了什么?
第20章 为什么要写书谈民主问题?
第21章 民主为何物?
第22章 民主的发展
第23章 马基雅维利时代
第24章 帝国主义思维
第25章 一个偷来的国家有多么民主?
第26章 经济殖民主义
第27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法西斯主义
第28章 门罗主义的遗产
第29章 民主遭到曲解
第30章 民主的新概念
第31章 投票制度
第32章 关于民主和假民主的言论摘录
后记
作者自述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架位导航 卷期 状态
A 昌平馆社科图书区(四层) C1189530 I253/397 C1189530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A 东区馆科技期刊阅览区(三层) C1178133 I253/397 C1178133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借阅关系图
    热门检索信息
    扫描图书信息
    扫描图片信息到手机上,便于查找书架!
    借阅趋势
    相关资源
    相关图书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42291503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