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6 收藏:0

/陈旭麓著

ISBN/ISSN:978-7-108-06013-6 精装

价格:CNY69.00

出版: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

载体形态:427页, [6] 页图版 :图 (部分彩图), 肖像, 摹真 ;24cm

丛编:当代学术

简介:本书主要论说在鸦片战争之后, 中国社会开始越出传统运行轨迹而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全书共二十章, 以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为基本线索, 按时间顺序布局,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历史图景。本书研究了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 其中既包括经济结构与政治结构的变革, 也涉及城乡基层组织的变化。探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因素, 以及在外部因素影响下所导致的社会习尚的改变。考察分析了深刻影响社会上层的政治、哲学思想, 及其他各种社会思潮。作者的宽阔视野还关注到了社会的其他各个层面, 如宗族、行会、会党、人口、移民、社会心理、文学、电影、戏曲等等。书中极富思辨的论述, 准确而深广地再现出近代中国百年的急剧变革。

中图分类号:K250.6

责任者:陈旭麓 著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主要论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开始越出传统运行轨迹而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全书共20章,作者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近代中国社会极其复杂的历史图景。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研究了近代社会结构的演变,从经济、政治结构,到城乡基层组织的变化。探讨了近代社会变化的内部因素,及其外部因素影响下导致的社会习尚的改变。考察分析了深刻影响社会上层的政治、哲学思想及其他各种社会思潮。作者的宽阔视野还关注到社会的其他各个层面,如宗族、行会、会党、人口、移民、社会心理、文学、电影、戏曲等等。书中极富思辨的论述,准确而深广地再现出百年中国的急剧变革。
在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中享有盛誉的这部历史读物,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来读,也是其一大特色。史诗般的语言贯穿全书,遣词典雅,文采焕然,情感自然流露,富有韵律和乐感。新版增加精选《浮想录》摘编,读者可以从中领悟和探知作者建构新陈代谢史学思想的初衷和基本脉络,以及他对近代中国的深入思考。

豆瓣作者简介:

陈旭麓(1918—1988),湖南湘乡人。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副理事长。著有《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近代史思辨录》《辛亥革命》《浮想录》等,主编《中国近代史丛书》《宋教仁集》等。 一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晚年以提倡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著称。

目录:

序 冯契
第一章 漫长的封建社会
第二章 东方与西方
第三章 由盛转衰的清王朝
第四章 炮口下的震撼
第五章 天国的悲喜剧
第六章 十二年之后
第七章 近代化的一小步
第八章 城乡社会在演变
第九章 日本冲来了
第十章 变与不变的哲学
第十一章 庚子与辛丑
第十二章 欧风美雨驰而东
第十三章 假维新中的真改革
第十四章 “中等社会”
第十五章 变革中的两大动力
第十六章 民变与革命
第十七章 “揖美追欧,旧帮新造”
第十八章 山重水复
第十九章 新文化运动
第二十章 历史的选择
附录 《浮想录》摘编
后记一
后记二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架位导航 卷期 状态
A 昌平馆社科图书区(四层) C1152702 K250.6/115 C1152702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A 东区馆科技期刊阅览区(三层) C1161588 K250.6/115 C1161588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43534014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