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9 收藏:0

: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 = Party members, party power, and party struggles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KMT, 1924-1949 /王奇生著

ISBN/ISSN:978-7-5097-9984-0 精装

价格:CNY168.00

出版: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载体形态:xxxviii, 465页 ;25cm

丛编:社科文献学术文库

简介:本书考察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从国民党内部探寻其制度结构与运作机制,充分运用大量史料,对国民党内部派系冲突、党务与党权在地方的运作、党与政和军的关系等做了讨论。

并列题名:Party members, party power, and party struggles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KMT, 1924-1949

其他题名: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

中图分类号:D693.74

责任者:王奇生 著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本书考察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从国民党内部探寻其制度结构与运作机制,对国民党内部派系冲突、党务与党权在地方的运作、党与政和军的关系等做了细致的讨论。全书核心是国民党为“弱势独裁政党”,其组织的散漫性使其无法实现俄共式的一党专政,即有独裁之心而无独裁之力。作者指出,国民党始终未能建立一个具有严密渗透性和强大内聚力的政党组织体系,这是其最终失去政权的主要原因。

豆瓣作者简介:

王奇生,湖南湘乡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目录:

出版说明
作者简介
第三版说明
内容提要
Abstract
序一
序二
自序
附表目录
第一章 以俄为师
一 改进与改组
二 三民主义为体,俄共组织为用
第二章 知识青年与国民党
一 党员的社会构成
二 基层组织的实态
第三章 从“容共”到“容国”
一 国共对相互关系的表述
二 中共口号的魔力
三 上层国民党,下层共产党
第四章 裂变:全代会与党统之争
一 粤“二大”与沪“二大”
二 中央特别委员会
三 改组派与“三大”
四 扩大会议与非常会议
五 “四大”的分合
六 蒋汪合作与“五大”
第五章 蜕变: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
一 “清党”与逆淘汰
二 党民关系与阶级基础
第六章 工人、资本家与国民党
一 劳资纠纷案例
二 劳方、资方与党方
三 《劳资争议处理法》的修订
四 两不讨好
第七章 党治与军治
一 中政会与中常会
二 重军轻党
第八章 党政关系: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
一 党政分开
二 双重衙门的权力之争
第九章 政治录用:党员对政治资源的控制程度
一 党义治国还是党员治国
二 入党与入仕的关联
第十章 党的派系化与派系的党化
一 力行社:派系党化
二 CC系:党与派的双重面相
三 支撑与内耗
第十一章 战前党员群体分析
一 上层有党,下层无党
二 党员的社会构成
三 不好意思公开承认是党员
第十二章 党、政、团:战时体制的调整
一 三青团:党外造党
二 学而优则仕,学而不优则党
第十三章 战争泥淖中的党机器
一 党势扩张与党员构成的变化
二 战时党员吸纳机制
三 基层:空、穷、弱、散
第十四章 “六大”前后的派系政治与精英冲突
一 中央委员的派系构成
二 派系、代际冲突与体制内的自省
三 革新与自省的限度
第十五章 弱势独裁政党的历史命运
一 二十年之预言
二 军权唯大
三 弱势独裁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架位导航 卷期 状态
A 昌平馆社科图书区(四层) C1085585 D693.74/20 C1085585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A 东区馆科技期刊阅览区(三层) C1076375 D693.74/20 C1076375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39676377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