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飞著 摘译 /摘译编译组编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马克思, 恩格斯著]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ISBN/ISSN:978-7-80198-697-9
价格:CNY20.00
出版: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7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3-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6-
载体形态:268页 ;21cm 册 ;21cm 册 ;20cm
附注:博士文库 法学·法理学 福特基金会北京纪安德咨询中心资助项目
简介:本书研究了中国社会本土“同性恋”的存在与表现,以及中国社会的法律与“同性恋”的关系,还剖析了中国社会“同性恋”人体文化心态,分析了国内“同性恋”个体对“中国法”的传统理解、印象、误读所存在的表现。
中图分类号:D669.1 I A1
责任者:郭晓飞 著 马克思, ,K. ((Marx, Karl),) (1818-1883) 著 恩格斯, ,F. ((Engels, Friedrich),) (1820-1895) ~ 著
卷期:1(1973.1)-
其他题名:外国文艺
会议名称:摘译编译组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豆瓣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集中探讨中国法律和同性恋关系的专著,通过关注边缘之物、被遗忘被排斥之物,旨在恢复“被总体化叙事所压制的自主话语,知识和声音”。中国有过同性恋行为的非罪化吗?同性之间的性交易是否构成组织卖淫罪?同性强奸不为罪仅仅是立法的疏忽吗?同性恋身份是在各个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类型,还是西方近代以来的一种建构?离婚过错赔偿案件在何种意义上揭示了中国同性恋者和传统婚姻所遭遇的困境?本书试图通过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来回答或廓清这些问题。从清末的鸡奸立法到今天公共论坛和学术界的同性婚姻讨论,从流氓罪中所贬斥的流氓行为到今天的同性恋者,本书分析了这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是什么样的社会变迁导致了中国法视野下的同性恋成为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
豆瓣作者简介:
郭晓飞,2000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师从著名法学家朱景文教授,2003年7月获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7月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法社会学、社会性别与法律。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十五”重点项目“全球化条件下的法治国家”。
目录:
导论
一、研究动机与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进路
三、本书结构和内容
第一章 清代法律视野中的鸡奸
一、鸡奸的概念
二、书本中以及行动中的“和同鸡奸法”
三、鸡奸罪中的证据难题
四、道德人律的技术限度
第二章 流氓罪的废除——中国同性恋的非犯罪化?
一、对同性鸡奸罪的谱系学分析
二、流氓罪的废除是中国同性恋的非犯罪化吗?
三、为什么会有非犯罪化的话语
第三章 对一起同性卖淫案的法理学解读
一、法律解释学的解读——在“妇女”和“他人”之间
二、法社会学的解读——在“明确性”和“模糊性”之间
三、一个小结:主流价值观的扩张
第四章 从鸡奸行为到同性恋者:一个身份的建构?——从同性强奸案谈起
一、从有伤风化到侵犯性自主权——强奸罪的变迁以及谁的性自主权
二、从鸡奸行为到同性恋者——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之争
三、超越刑(性)法
第五章 同性婚姻的理论争论和中国同性恋者的婚姻困境
一、同性婚姻诉求面临的传统质疑
二、后现代理论对同性婚姻的质疑
三、在激进和保守之间——同性婚姻争论中的理论内涵
四、中国同性恋者的传统婚姻困境
五、中国同性婚姻的理论与现实
参考文献
后记
分馆名 | 馆藏部门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架位导航 | 卷期 | 状态 |
A | 昌平馆社科图书区(四层) | C1105820 | D669.1/23 | C1105820 | 架位导航 | 在架可借 |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31705729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