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铁路”秘史 /(美) 埃里克·方纳著 = Gateway to freedom :the hidden history of the underground railroad /Eric Foner ;焦姣译
ISBN/ISSN:978-7-5620-7353-6 精装
价格:CNY69.00
出版: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7
载体形态:306页, [24] 页图版 :图, 地图, 肖像 ;24cm
丛编:雅理译丛 田雷主编
附注:本书出版得到北京大学法治研究中心·丽达研究基金的支持
简介:《自由之路》, 是方纳将于2015年初推出的新书, 由诺顿出版公司出版, 该书讲述了美国内战前纽约州“地下铁路”运送南方逃奴的故事。他们在历史中不为人知晓: 西德尼•霍华德•盖, 一位废奴主义的新闻编辑; 路易斯•拿破仑, 一位家具油漆工; 查尔斯•雷, 一位黑人牧师。纽约市是一个商业、银行和政治都同奴隶经济有着千丝万缕之联系的城市, 冒着巨大的危险, 他们运转着纽约市的地下铁路。他们同黑人码头工人进行秘密合作, 由后者通知他们逃亡奴隶的到来, 他们同位于诺福克、威尔明顿、费城、阿尔巴
统一题名:Gateway to freedom : the hidden history of the underground railroad
其他题名:“地下铁路”秘史
中图分类号:K712.4
责任者:方纳 ((Foner, Eric)) 著 焦姣 译
豆瓣内容简介:
美国内战前夕,南北关系陷入僵局。自由州与蓄奴州在奴隶制问题上相持不下,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奴隶暗中越过南北分界线——梅森-迪克森线,去追寻自由。在他们所经之路上,有无数不知名的男女帮助他们藏匿行踪、逃脱追捕,把他们送往安全地带,这就是传说中的“地下铁路”。
意外的是,自由之都纽约在“地下铁路”中表现得格外沉默。作为南方蓄奴州最重要的贸易对象,纽约到底是通往自由之路,还是奴役之门?历史学家埃里克·方纳发现了一份尘封已久的手稿,从中复原了以纽约为中心、贯穿美国东北部的“地下铁路”地图,从惊心动魄的逃奴故事,到庙堂之上的政治与法庭争端,这不仅是一本“公民抗命”的实录,也让我们窥见了逃奴纷争对美国内战的影响。
豆瓣作者简介:
埃里克·方纳(Eric Foner)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威特·克林顿历史学讲座教授, 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之一。自1970年发表《自由土地、自由劳动、自由人:内战前共和党的意识形态》起,方纳在美国内战史、重建史、非裔美国人史、政治文化史等领域内著述甚丰,成就斐然,曾两度获得象征美国史学界最高荣誉的班克罗夫特奖,一次获得普利策奖。其重要著作包括:《汤姆.潘恩与革命时期的美国》(1976)、《美国内战时代的政治与意识形态》(1980)、《除了自由一无所有:黑人解放及其遗产》(1983)、《重建:美利坚未完成的革命(1863-1877)》(1988)、《美国自由的故事》(1998)和《谁拥有历史:在变化的世界中重新思考过去》(2002)、《烈火中的考验:亚伯拉罕·林肯与美国奴隶制》(2010)。方纳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和英国皇家科学院通讯院士,并分别在1993年和2000年当选为美国历史学家组织(OAH)和美国历史学会(AHA)的主席。方纳教授曾先后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莫斯科大学、希伯来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担任美国史讲座教授,并荣获过哥伦比亚大学的“伟大教师”的称号。本书是方纳的最新著作。
目录:
一、引言:重访“地下铁路”
二、纽约城的奴隶制与自由
三、地下铁路的起源:纽约市警戒会
四、群星连缀:19世纪40年代的地下铁路
五、逃奴法与黑人社区的危机
六、城际通道:19世纪50年代的地下铁路
七、《逃奴手记》:19世纪50年代的逃奴记录
八、地下铁路的终点
致谢
注释
索引
中英文名称对照表
《雅理译丛》编后记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46730098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