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9 收藏:0

= Liberty, equality, fraternity /(英) 詹姆斯·斯蒂芬著 ;冯克利, 杨日鹏译

ISBN/ISSN:978-7-210-08591-1

价格:CNY58.00

出版: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6

载体形态:25, 21, 315页 ;23cm

丛编:西方保守主义经典译丛

简介:本书讲述了自由作为服务于社会福祉的要素之一,本身只具有工具性价值,因时因地而有利弊;平等与自由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因各人资质与所处环境不同,自由造成的结果恰恰是最大的不平等;人类因为不可避免的利益之争,及对社会前景与真善美的不同理解,也不可能达致博爱的境地。斯蒂芬以保守主义者的冷静思考、理智分析,揭示了这些看似美好的观点中隐含的弊病。信言不美,本书论点或许刺耳,所揭示的现实世界图景不甚美好,但也许更接近真实。

附注:自由主义研究者及相关读者。

并列题名:Liberty, equality, fraternity

中图分类号:D091.5

责任者:斯蒂芬 ((Stephen, James Fitzjames),) (1829-1894) 著 冯克利 译 杨日鹏 译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在当今世界早已大行其道,影响遍及全球,仿佛成了一种普世价值。这条口号最早流行于法国,后被写进了法国宪法,法国的许多建筑上也常常铭刻的这三个词的标语,欧洲乃至世界各国也都或多或少的接受了这种三位一体的价值观,如今这三个词也早已成为世界各国众多政治人物常常挂在嘴上的响亮口号。然而, 早在“自由、平等、博爱”理念提出之初,一些有识之士就曾以冷静的目光做出了审视,指出了其背后隐藏的种种弊端和矛盾。斯蒂芬这本《自由•平等•博爱》,即是批驳“自由、平等、博爱”信条的经典之作,在19世纪中后期关于自由主义的辩论中堪称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仍不失令人警醒的价值。
斯蒂芬在本书中对约翰•密尔的《论自由》、《论妇女的屈从地位》和《功利主义》做了全面的批判。作者以其冷静的目光审视了“自由、平等、博爱”这三位一体的价值观,指出了三者背后隐藏的种种弊端和矛盾。自由作为服务于社会福祉的要素之一,本身只具有工具性价值,因时因地而有利弊。平等与自由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因各人资质与所处环境不同,自由造成的结果恰恰是最大的不平等。人类因为不可避免的利益之争,及对社会前景与真善美的不同理解,也不可能达致博爱的境地。信言不美,本书论点或许刺耳,所揭示的现实世界图景不甚美好,但也许更接近真实。

豆瓣作者简介:

詹姆斯•斯蒂芬(James Fitziames Stephen,1829—1894),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著名法学家。曾在印度工作,生前积极推动英国刑法改革,长期为多家杂志撰写评论。主要著作有《自由•平等•博爱》、《刑法史》、《四季闲暇》等。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架位导航 卷期 状态
A 昌平馆社科图书区(四层) C1044367 D091.5/32 C1044367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A 东区馆科技期刊阅览区(三层) C1044366 D091.5/32 C1044366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31181706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