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霞著
ISBN/ISSN:978-7-5161-7429-6
价格:CNY39.00
出版: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
载体形态:147页 :图 ;24cm
简介:本书以胡同功能的变化和居住人口成份的变化为主线,描述经济变迁背景下胡同的社会文化变迁,是一项以北京胡同为田野研究地点的社会人类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2.4 I565.14
责任者:魏霞 著 罗奇 ((Roach, Brian)) 著 孙星 译 巴尔扎克 著 高名凯 译
其他题名:受人哭诅的儿子 .19
豆瓣内容简介:
北京是最先被现代文明包裹起来的城市之一,经济社会的变迁在这座老城的角角落落都打上深深的烙印,老胡同社区尤为甚之。魏霞编著的《皇城根的三个世界》中以胡同里生活的老北京人,外地人,外国人为研究对象,分析同一空间下不同人群的文化,互动和认同。
北京胡同是奢侈的空间,贵族在这里享受,平民在这里挣扎,暂时驻足在这里的、路过的外地人,和胡同彼此拒绝着,胡同虽小,却彰显着三个世界。
豆瓣作者简介:
魏霞,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人。201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社会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教师,正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内蒙古农牧民工群体的社会网络与文化认同研究”,已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研究;老年社会工作;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等。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关于胡同
一 北京史及胡同
二 北京人的生活
三 城市化与胡同
四 社会分层与胡同研究
第三节 研究胡同的方法
一 社区研究方法
二 本书对社区研究方法的应用
第四节 社区的基本状况
一 胡同社区
二 社区的基本状况
第二章 胡同里北京居民的生活
第一节 房子
一 房子与空间
二 房子与老人
三 房子与家庭关系
第二节 婚姻
一 胡同里的剩男剩女
二 胡同里的高离婚率
第三节 胡同居民的职业
一 胡同里的三轮车夫
二 胡同里的出租车司机
第四节 皇城根人的幻觉
一 对历史的幻觉
二 财富的真实和幻觉
第三章 胡同维持的机制
第一节 国家权力对社区秩序的保证
一 皇城文化保护
二 福利政策的保障
三 胡同居民的文化体系
第二节 胡同里的差序格局
一 胡同里外地人的生活
二 外地人和胡同居民的关系
三 外地人和胡同居民的关系分析
第四章 被围攻的胡同居民
第一节 特殊的胡同居民
第二节 胡同新贵的产生
第三节 胡同里的外国人
一 作为参观者的外国人
二 作为体验者的外国人
第四节 国旗、灯笼与认同
一 给予与被动接受
二 回避交往
总结
第五章 社区死亡学与社区再生学
第一节 社区之死
一 空间的消失
二 老居民的衰退和迁徙
三 移民的替代
第二节 社区再生学
一 乡村社区再生的探索
二 城市社区再生的探索
三 菊儿胡同的改造,城市社区再生的案例
四 胡同保护性再生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30547655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