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怡君 ... [等] 著
ISBN/ISSN:978-7-03-045690-8 精装
价格:CNY98.00
出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6.01
载体形态:xvii, 235页 :图 ;25cm
丛编: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丛书
附注:“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简介:本书系统介绍了网络方法的理论、概念、指标、工具及其在社会舆论中建模、仿真和应用。全书共分三篇: 第一是理论基础篇, 详细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动态网络分析及超网络分析。第二是模型方法篇, 创新提出了“社会舆论超网络模型”等, 针对社会舆论形成与演化, 引导与干预全过程进行建模分析。第三是案例应用篇, 真实模拟了仿真了代表性非常规突发网络事件, 旨在介绍如何应用网络理论, 特别是超网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2.6
责任者:刘怡君 著 李倩倩 著 马宁 著 田儒雅 著
豆瓣内容简介:
《社会舆情的网络分析方法与建模仿真》系统介绍了网络方法的理论、概念、指标、工具及其在社会舆论中的建模、仿真和应用。全书共分三篇:一是理论基础篇,详细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动态网络分析及超网络分析。二是模型方法篇,创新提出了“社会舆论超网络模型”、“超链路预测”和“超链路排序”等,针对社会舆论形成与演化、引导与干预全过程进行建模分析。三是案例应用篇,真实模拟仿真了代表性非常规突发网络事件,旨在介绍如何应用网络理论,特别是超网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社会舆情的网络分析方法与建模仿真》可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供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社会科学等交叉学科专业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参考。
豆瓣作者简介:
刘怡君:女。2001-2006年,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6-2008年,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博士后;2008年至今,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员。
社会任职:中国发展战略学会社会战略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自然与社会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研究领域:舆论动力学;可持续发展战略;新型城市化。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理论基础篇
第1章社会网络分析
1.1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理论
1.1.1社会网络分析
1.1.2社会网络指标
1.1.3社会网络模型
1.2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角度
1.2.1中心性分析
1.2.2凝聚子群分析
1.2.3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1.3社会网络分析工具
1.3.1概述
1.3.2Pajek
1.3.3Gephi
参考文献
第2章动态网络分析
2.1动态网络分析的基本理论
2.1.1动态网络分析的创新点
2.1.2动态网络基本演化过程
2.2动态网络分析的度量指标
2.2.1动态网络分析的定义
2.2.2动态网络分析的指标
2.2.3动态网络分析的指标分类
2.3动态网络分析工具
2.3.1AutoMap——网络生成
2.3.2ORA——网络分析
2.3.3DyNet——仿真模拟
2.3.4动态网络分析在“反恐”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3章超网络分析
3.1超网络的基本内容
3.2超网络的研究现状
3.2.1基于变分不等式的超网络研究
3.2.2基于超图的超网络研究
3.2.3基于系统分析的超网络研究
3.3超网络的示例分析
3.3.1超网络模型中子网关系的建立
3.3.2超网络模型中层间映射关系
3.4超网络的度量指标
3.4.1节点超度
3.4.2超边重叠度
3.4.3集聚系数
3.4.4节点间距离
参考文献
模型方法篇
第4章社会舆论形成与演化的建模分析
4.1社会舆论形成与演化模型
4.1.1Sznajd模型
4.1.2Deffuant模型
4.1.3Krause—Hegselmann模型
4.1.4Galam模型
4.1.5社会影响模型
4.2社会舆论超网络形成模型
4.2.1社会舆论超网络中各层子网的建模分析
4.2.2社会舆论超网络中子网集成的建模分析
4.2.3社会舆论超网络模型
4.3社会舆论超网络演化模型
4.3.1外驱动力作用下社会舆论超网络模型的演化
4.3.2内驱动力作用下社会舆论超网络模型的演化
参考文献
第5章社会舆论引导与干预的建模分析
5.1社会舆论引导与干预方法
5.1.1建模仿真视角
5.1.2复杂网络视角
5.1.3系统控制视角
5.2社会舆论超网络引导模型
5.2.1社会舆论超网络引导机制
5.2.2社会舆论超网络引导策略
5.3社会舆论超网络干预模型
5.3.1社会舆论超网络干预机制
5.3.2社会舆论超网络干预策略
参考文献
第6章社会舆论超网络模型的超链路预测
6.1超链路预测
6.1.1从链路预测到超链路预测
6.1.2超链路预测的基本思想
6.1.3超链路预测的基本概念
6.1.4超链路预测的基本算法
6.1.5社会舆论超网络的超链路预测
6.2社会舆论超网络子网层内的超链路预测
6.2.1舆论超链路层内预测算法指标
6.2.2舆论超网络层内超链路预测评价方法
6.3社会舆论超网络各网层间的超链路预测
6.3.1舆论超网络层间超链路预测算法
6.3.2舆论超网络层间超链路预测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第7章社会舆论超网络模型的超链路排序
7.1超链路排序基本思想
7.1.1PageRank算法
7.1.2SuperlinkRank算法
7.2舆论超网络模型的测度指标
7.2.1舆论超网络模型的节点超度
7.2.2舆论超网络模型的超边连接度
7.2.3舆论超网络模型的超边最短距离
7.2.4舆论超网络模型的超边重叠度
7.3舆论超网络模型的超链路属性计算
7.3.1环境子网信息传播度
7.3.2心理子网转化关联度
7.3.3观点子网观点相似度
7.4舆论超网络模型的超链路排序算法
7.4.1SuperlinkRank算法提出
7.4.2SuperlinkRank算法应用
7.4.3SuperlinkRank算法评价
参考文献
案例应用篇
第8章意见领袖识别的实例分析——钱××事件
8.1意见领袖识别方法
8.1.1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意见领袖识别
8.1.2基于动态网络分析的意见领袖识别
8.1.3基于超网络分析的意见领袖识别
8.2案例分析——钱××事件
8.2.1事件背景
8.2.2数据处理
8.2.3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第9章谣言仿真建模与分析的实例分析——抢盐事件
9.1谣言传播建模
9.1.1数学模型
9.1.2物理模型
9.1.3仿真模型
9.1.4Agent多主体建模
9.1.5系统模型
9.2仿真建模的方法与工具
9.2.1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9.2.2多主体仿真工具
9.2.3基于QSIM定性仿真推理
9.3基于多主体仿真案例分析——抢盐事件
9.3.1事件背景
9.3.2基本定义
9.3.3演化规则
9.3.4情景分析
9.3.5实例验证
9.4基于QSIM定性仿真推理——谣言形成与引导
9.4.1舆论主体及其行为特征的分类与定义
9.4.2舆论主体相互作用的定性表示
9.4.3基于QSIM算法的舆论主体行为定性模拟
9.4.4基于QSIM定性模拟方法的舆论引导与调控
参考文献
第10章舆论超网络建模仿真的实例分析——郭××事件
10.1“郭××事件”舆论的形成
10.2“郭××事件”舆论的演化
10.3“郭××事件”舆论超网络的模型建立
10.3.1数据处理
10.3.2模型建立
10.4“郭××事件”舆论超网络模型的引导
10.4.1“郭××事件”舆论超网络引导建模
10.4.2“郭××事件”舆论超网络引导分析
10.5“郭××事件”舆论超网络模型的干预
10.5.1“郭××事件”舆论超网络干预建模
10.5.2“郭××事件”舆论超网络干预分析
参考文献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31805965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