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2 收藏:0

= Medieval China and foreign civilizations /荣新江著

ISBN/ISSN:978-7-108-03553-0 精装

价格:CNY56.00

出版: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载体形态:443页 :图 ;22cm

丛编: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47

简介:本书作者以文献、文物和文书为依据,从历史深处揭示了他们在经济、政治和宗教生活中的独特作用,令人耳目一新。粟特聚落是全书论证的基点和重点。在作者笔下,群体的结构化和分布的网络化,形成一片富有异彩的景观。不仅再现了粟特聚落的历史面貌,而且使胡汉交融的考察更具体化也更理论化了。同时,此项研究不仅仅是考证文化交流中早已存在的有趣史实而已,也将为人们今天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跨文化问题提供某种启示。

附注:中外文化交流是研究人员及相关读者。

并列题名:Medieval China and foreign civilizations

中图分类号:K203

责任者:荣新江, (1960-) 著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中古时代来华的商胡贩客,其中最持久而活跃的族类,就是被称为“九性胡”的粟特人。作者以文献、文物和文书为依据,从历史深处揭示了他们在经济、政治和宗教生活中的独特作用,令人耳目一新。粟特聚落是全书论证的基点和重点。在作者笔下,群体的结构化和分布的网络化,形成一片富有异彩的景观。不仅再现了粟特聚落的历史面貌,而且使胡汉交融的考察更具体化也更理论化了。同时,此项研究不仅仅是考证文化交流中早已存在的有趣史实而已,也将为人们今天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跨文化问题提供某种启示。

豆瓣作者简介:

荣新江,男,1960年生于天津。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唐史研究会理事、副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唐研究》主编、《敦煌吐鲁番研究》编委、《中国学术》学术委员会委员。2013年受聘新疆师范大学“天山学者”计划。

目录:

序(张广达)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代前言)
第一篇 胡人迁徙与聚落
1.西域粟特移民聚落考
2.北朝隋唐粟特人之迁徙及其聚落
3.北朝隋唐粟特聚落的内部形态
4.隋及唐初并州的萨保府与粟特聚落
第二篇 胡人与中古政治
1.高昌王国与中西交通
2.胡人对武周政权之态度
3.安禄山的种族与宗教信仰
4.一个入仕唐朝的波斯景教家族
5.敦煌归义军曹氏统治者为粟特后裔说
第三篇 “三夷教”的流行
1.祆教初传中国年代考
2.粟特祆教美术东传过程中的转化
3.《释迦降伏外道像》中的祆神密斯拉和祖尔万
4.《历代法宝记》中的末曼尼和弥师诃
5.摩尼教在高昌的初传
第四篇 汉唐中西关系史论著评介
1.赫德逊《欧洲与中国》
2.D.D.Leslie和K.H.J.Gardiner《汉文史料中的罗马帝国》
3.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
4.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
5.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
6.《中国与伊朗:从亚历山大到唐朝研究论集》
7.富安敦《质子安世高及其后裔》
8.罗丰《固原南郊隋唐墓地》
9.E.Knauer《骆驼的生死承载——汉唐陶俑的图像和观念及其与丝路贸易的关系》
10.龚方震、晏可佳《祆教史》
11.森安孝夫《回鶻摩尼教史之研究》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架位导航 卷期 状态
A 昌平馆社科图书区(四层) C984718 K203/106 C984718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A 东区馆科技期刊阅览区(三层) C984719 K203/106 C984719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30210325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