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0 收藏:0

:转型中国的政治想象与乡村理解 /刘晨著

ISBN/ISSN:978-7-5426-4340-7

价格:CNY32.00

出版: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13.8

载体形态:255页 ;21cm

简介:本书是作者过去两年多的的心血,它融合了作者对于网络政治与腐败治理、底层抗争与乡村治理、农民上访与国家建设,农民利益与农业社会的理解等问题的思考,从这几个方面出发,站在学术分析的角度来探索一条社会建设之路。进一步说,全书共分三个部分,共有八个章节,每一个章节围绕着特定的主题择取文章,进而形成一个回旋式的讨论与观念的集中阐发。此外,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博导、谢立中教授亲自为本书作序,更为详实的讲述了本书的一些特点。

附注:社会转型期政治研究人员及相关读者。

中图分类号:D6 X-49 I106

责任者:刘晨 著 科尔伯恩 ,西奥 合著 杜迈洛斯基 ,戴安娜 合著 迈尔斯 ,约翰·彼得森 合著 唐艳鸿 译 米沃什 ((Mitosz, Czeslaw),) (1911-2004) 著 乌兰, (1954-) 译 易丽君, (1934-) 译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被围困的社会:转型中国的政治想象与乡村理解》主要内容包括:政治腐败新治理:“递罪逻辑”与微博抗辩中的群众监督、政治生态社会化:微博反腐的合法性困境及出路、网络反腐:腐败治理的非制度选择与本土化实践、政贬或法治:“十八大”后反腐路线的内在逻辑、政府官员的“语言腐败”生成机理与治理策略、政治公正的迷失:微博社区内的群体抗辩与权力紧张、网络暴力:“多数人的暴政”与言论自由的滥用等。

豆瓣作者简介:

刘晨,本名刘成晨,1988年生,湖北荆门人。2010年7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理学学士,现为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社会学、网络政治学、农村社会学,西方社会学理论。迄今在《领导科学》、《红旗文稿》、《求是》、ISTP等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

目录:


第一部分 学术论文
第一章 网络政治与腐败治理
政治腐败新治理:“递罪逻辑”与微博抗辩中的群众监督——以“带病提拔”的微博举报事件为中心
政治生态社会化:微博反腐的合法性困境及出路——基于“雷政富案”等十个案例的实证分析
网络反腐:腐败治理的非制度选择与本土化实践——基于“同行反腐”与“非同行反腐”的案例比较分析
政贬或法治:“十八大”后反腐路线的内在逻辑——基于十四个官员腐败案例的分析
政府官员的“语言腐败”生成机理与治理策略
政治公正的迷失:微博社区内的群体抗辩与权力紧张
网络暴力:“多数人的暴政”与言论自由的滥用
第二章 底层抗争与乡村治理
底层社会“抗争性政治”研究反思性述评
男女两性抗争行为特征比较与分类治理的可能——社会性别的视角
结构性合作视域下的农民被治理研究——基于对酒泉市西峰乡z村的实证分析
乡村治理:公益事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路径选择及其困境
第三章 乡村建设与社会保障
中国城乡养老观念与态度的变迁研究综述
中国农村养老观念与态度的嬗变研究综述
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研究的再研究(1949-2011)
非制度性贫困:再社会化与反贫困研究——基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贫困问题的分析
“两型社会”背景下的农村生态安全分类治理研究——以“镇海经验”为中心的再考察
现实困境的比喻:西北地区社会问题的现状及其趋势——以2011-2013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重大招标项目的30个参考选题为例
村的再造:景中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模式选择及启示(2000-2011)——基于武汉市东湖风景名胜区“双村”的实证
第四章 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后帕森斯时代”与“吉登斯时代”的关联性探析
社会学的方法论:演绎与尝试——基于“后社会学”的探索
第二部分 学术随笔
第五章 乡村治理与国家建设
政治与想象:乡村治理三十年的反思——兼论乡村治理研究走向及其他
政府治理与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中的“语境”纪事
……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架位导航 卷期 状态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借阅关系图
    热门检索信息
    扫描图书信息
    扫描图片信息到手机上,便于查找书架!
    借阅趋势
    相关资源
    相关图书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42314102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