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3 收藏:0

= Contemporary Chinese jurists' library /王利明著

ISBN/ISSN:978-7-300-16382-6

价格:CNY138.00

出版: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载体形态:[31], 743页, [1] 叶图版 :彩图 ;23cm

丛编: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

附注:“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人格权利法学研究人员及相关读者。

简介:本书密切结合我国人格权立法和司法实践,在广泛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人格权的基本概念、体系、一般人格权、各类具体人格权以及精神损害赔偿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并列题名:Contemporary Chinese jurists' library

中图分类号:D923.14

责任者:王利明, (1960-) 著 刘晓竹 编写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本书密切结合我国人格权立法和司法实践,在广泛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人格权的基本概念、体系、一般人格权、各类具体人格权以及精神损害赔偿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本书作者认为,人格权在现代民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人格权应当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篇,应当建立一个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相结合的完整的人格权体系。人格权法不仅应保护类型化的人格权,还要保护各类人格利益。作者认为,具体人格权应当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信用权、隐私权、贞操权等类型。作者还认为,应当设置人格权请求权制度,从而完善我国请求权体系。对人格权损害的救济方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以及精神损害赔偿等形式。

豆瓣作者简介:

王利明,1960年2月生,湖北省仙桃市人。1981年获湖北财经学院法学学士学位;1984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89年2月至1990年2月,1998年8月至1999年6月,先后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院和哈佛大学法学院进修。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曾获“中国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第一届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以及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第一届中韩青年学术奖、长江学者等奖励。
主要学术成果:
专著《违约责任论》(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司法改革研究》(获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吴玉章科研基金三等奖)、《物权法论》、《物权法研究》(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合同法研究》(第一、二卷)、《民法总则研究》(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书》(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我国民法典重大疑难问题之研究》(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第一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主编或合著《民法新论》(上、下册,获北京市高等学校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高等学校出版社优秀学术专著优秀奖)、《民法·侵权行为法》(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三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人格权法新论》(获第九届中国图书评论奖)、《人格权与新闻侵权》、《合同法新论·总则》;主编或合著司法部本科统编教材《侵仅行为法》、《人格权法》、《民法教程》(获司法部部级优秀教材奖)、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指定教材《民法》、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民法》(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合同法》以及多本本科、研究生教材和高级法官班教材;编著《合同法疑难案例研究》、《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四卷本)等案例教材;发表论文集《民商法研究》(1至5辑)和学术论文百余篇。
王利明教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起草小组重要成员,目前正在进行民法典专家建议稿的起草与深入的理论研究工作。

目录:

目 录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人格权概述 3
第一节 人格和人格权 3
第二节 人格权的性质 15
第三节 人格权的特点 27
第四节 人格权法律关系 33
第五节 人格权的分类 40
第六节 人格权与相关民事权利 46
第七节 人格权的产生与消灭 58
第二章 人格权法概述 61
第一节 人格权法的概念和特征 61
第二节 人格权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70
第三节 人格权法的基本原则 86
第四节 人格权法的渊源 95
第五节 人格权法的体系 101
第六节 人格权法在民法典中的地位 113
第三章 人格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123
第一节 古代法中的人格权 123
第二节 中世纪的人格权制度 125
第三节 近代民法中的人格权制度 126
第四节 现代民法中的人格权制度 132
第五节 我国人格权制度的历史发展 141
第四章 一般人格权 147
第一节 一般人格权的概念和特征 147
第二节 一般人格权的产生和发展 155
第三节 一般人格权的内容 162
第四节 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的关系 168
第五节 一般人格权的适用 172
第五章 人格权的延伸保护 181
第一节 胎儿的人格利益保护 181
第二节 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 185
第六章 人格权的行使和限制 201
第一节 人格权的行使 201
第二节 人格权与其他权利的冲突 204
第三节 人格权的限制 214
第七章 人格权商品化 222
第一节 人格权商品化概述 222
第二节 公开权 226
第三节 我国法律中的人格权商品化 240
第八章 网络环境下的人格权 246
第一节 网络环境下的人格权的概念和特点 246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下的侵权形态 250
第三节 侵害网络环境下人格权的责任 257
第二编 分论
第九章 生命权 267
第一节 生命权的概念和特征 267
第二节 生命权制度的发展 273
第三节 生命权的内容和生命权行使的限制 278
第四节 生命权与其他人格权 283
第五节 侵害生命权的责任 287
第十章 身体权 300
第一节 身体权概述 300
第二节 身体权的内容 306
第三节 身体权的客体 314
第四节 侵害身体权的责任 320
第十一章 健康权 325
第一节 健康权的概念与特征 325
第二节 健康权的内容 330
第三节 健康权与相关概念 332
第四节 侵害健康权的责任 337
第十二章 人身自由权 342
第一节 人身自由权的概念和特征 342
第二节 人身自由权的历史沿革 346
第三节 人身自由权的客体 352
第四节 人身自由权与相关权利 355
第五节 对人身自由权的侵害和保护 358
第十三章 姓名权 362
第一节 姓名与姓名权 362
第二节 姓名权的内容和限制 368
第三节 姓名权的本质及其发展 372
第四节 侵害姓名权的责任 377
第十四章 名称权 385
第一节 名称权的概念和性质 385
第二节 名称权的内容 391
第三节 名称权与相关权利的关系 398
第四节 名称权的法律保护 403
第十五章 肖像权 407
第一节 肖像权的概念和特征 407
第二节 肖像权的内容 412
第三节 肖像权与其他权利 416
第四节 肖像权的扩张保护 421
第五节 侵害肖像权的认定 429
第六节 侵害肖像权的责任承担 440
第十六章 名誉权 445
第一节 名誉权的概念和特征 445
第二节 名誉权与其他相关权利 457
第三节 名誉权制度的历史发展 463
第四节 侵害名誉权的认定 468
第五节 侵害名誉权的抗辩事由 487
第六节 侵害名誉权的责任 493
第十七章 隐私权 500
第一节 隐私权的概念和特征 500
第二节 隐私权与其他人格权 506
第三节 隐私权的历史发展 511
第四节 隐私权的性质 520
第五节 隐私权的价值 527
第六节 隐私权法律关系 533
第七节 侵害隐私权的责任 547
第十八章 贞操权 562
第一节 贞操权的概念和特征 562
第二节 贞操权和相关权利 570
第三节 贞操权制度的发展 573
第四节 侵害贞操权的构成要件 576
第五节 侵害贞操权的责任 581
第十九章 信用权 584
第一节 信用权的概念和特征 584
第二节 信用权的内容 591
第三节 信用权在人格权体系中的地位 594
第四节 侵害信用权的责任 601
第二十章 个人信息权 608
第一节 个人信息权的概念和特征 608
第二节 个人信息权的性质 614
第三节 现代社会中个人信息的发展与保护 624
第四节 个人信息权的内容 631
第五节 侵害个人信息权的责任 635
第三编 侵害人格权的责任
第二十一章 人格权请求权 641
第一节 人格权请求权概述 641
第二节 人格权请求权的内容和行使 649
第二十二章 侵害人格权的责任构成和责任方式 653
第一节 侵害人格权责任的立法体例 653
第二节 侵害人格权的责任方式 659
第二十三章 精神损害赔偿 673
第一节 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和特征 673
第二节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 685
第三节 精神损害赔偿的功能 693
第四节 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699
第五节 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704
第六节 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 720
第七节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计算 724
主要参考书目 733
后记 742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架位导航 卷期 状态
A 昌平馆社科图书区(四层) C946650 D923.14/8:2 C946650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A 东区馆科技期刊阅览区(三层) C946651 D923.14/8:2 C946651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31317794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