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3 收藏:0

/高晨阳著

ISBN/ISSN:978-7-03-033385-8

价格:CNY40.00

出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01

载体形态:xiii, 283页 ;24cm 册 ;20cm

简介:本书从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观念入手, 深入探讨了由这些基本观念所规定、制约并被模式化了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全书共三篇, 分别论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性思维模式、思维方法模式和价值思维模式。

中图分类号:B2 B804 K250.6

责任者:高晨阳, (1944-2000) 著

会议名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从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观念人手,深入探讨了由这些基本观念所规定、制约并被模式化了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共分三篇,分别论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性思维模式、思维方法模式和价值思维模式,内容丰富,评析中肯。

豆瓣作者简介:

高晨阳,男,河北临漳人,生于1944年12月。196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后于1979年考入山东大学哲学系,攻读中国哲学史专业。1982年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为山东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中国哲学史教研主任。参与《春秋哲学》的撰稿工作。为《中外哲学家辞典》编委和主要撰稿人。近年发表有《中国传统哲学整体观》、《中国传统哲学和谐观简论》、《论先秦儒道理想人格的建构特征》、《玄学本体论与言意之辨关系新探》等论文数十篇。

目录:

导论 一 思维方式的界定 二 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三 思维方式的基本功能 四 中西文化比较法 五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思维方式观念 六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与内容 上篇 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性思维模式第一章 系统整体观 一 整体性思维的根本倾向 二 系统整体观的基本特征 三 系统整体观念模式的类型 四 系统整体观的历史演变 五 对中国传统整体观的思考第二章 系统过程观 一 崇尚变易的致思倾向 二 生化日新模式 三 循环反复模式 四 阴阳调节模式 五 系统过程观及其影响第三章 系统和谐观 一 追求和谐的致思倾向 二 有机性和谐与机械性和谐 三 整体性和谐的思维特征 四 中庸求和思维模式 五 评价与影响 中篇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法模式第四章 直觉思维 一 中西哲学与直觉思维 二 以直觉为归的致思倾向 三 直觉思维的整体性特征 四 直觉的途径 五 对直觉思维的评价第五章 意象思维 一 意象思维的含义 二 意象思维倾向及其一般特点 三 意象思维的象征功能 四 意象思维元素的多相意蕴 五 意象思维的类比方法第六章 经学思维 一 传统与经学思维方式 二 以圣道为崇拜对象的权威意识 三 以经为宗的经学模式 四 经学思维方式的整合功能 五 应有的评价与态度 下篇 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思维模式第七章 内向型思维与人本价值取向 一 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 二 内向型思维 三 心性主体思维模式 四 以天证人的思维模式第八章 实践理性与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 一 实践理性型思维 二 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 三 “仁-礼”价值结构模式 四 “义-利”价值结构模式 五 “死而不朽”价值模式 六 目的与工具第九章 精神超越与价值理想 一 内倾型的精神超越 二 理想人格的建构途径:为学与为道 三 理想人格的境界:天人合一 四 理想人格的结构:内圣与外王的合一 五 儒道互补与儒主道从后记作者论著索引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架位导航 卷期 状态
A 书库(二层) C925315 B2/70 C925315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A 昌平馆社科图书区(四层) C925314 B2/70 C925314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A 东区馆科技期刊阅览区(三层) C925316 B2/70 C925316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借阅关系图
    热门检索信息
    扫描图书信息
    扫描图片信息到手机上,便于查找书架!
    借阅趋势
    相关资源
    相关图书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40764313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