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韬晦著
ISBN/ISSN:978-7-300-11658-7
价格:CNY24.80
出版: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03
载体形态:229页 ;23cm
丛编:霍韬晦文化思想论集 ;6
简介:本书从生命入, 从生命成长的资源 —— 历史文化入, 选取中西历史上的典范人物, 如苏格拉底、耶稣、孔子、佛陀、老庄、游方僧侣、禅门人物, 乃至英雄豪杰, 看他们如何直视死亡, 并能深入其信念, 至死不变, 不但成就其人格, 并且使其生命得到超升, 从而走出死亡。
并列题名:Beyond the death
中图分类号:B086
责任者:霍韬晦 著 刘奇志 著
豆瓣内容简介:
《走出死亡》从生命入,从生命成长的资源——历史文化入,选取中西历史上的典范人物,如苏格拉底、耶稣、孔子、佛陀、老庄、游方僧侣、禅门人物,乃至英雄豪杰,看他们如何直视死亡,并能深入其信念,至死不变,不但成就其人格,并且使其生命得到超升,从而走出死亡。最后探索葬礼的深层意义,以回归生命之性情。生命的秘密说之不尽,言之无穷,其中即包括死亡这一事实。作者认为,人并非怕死,而是怕生命完结的时候,一片空白,与草木同腐,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死亡问题,其实是生存问题的突显。
豆瓣作者简介:
霍韬晦,当代思想家、儒者、教育家、文化学者。现任香港东方人文学院院长、新加坡东亚人文研究所所长,并被北京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重点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亦为北京中国文化书院海外导师。
目录:
自序
死亡——人类永恒的思索
死亡的惶惑与孤独
永恒的探索
秘密在我们身上
死亡的突发性与虚无性
对死亡的忌讳
宗教、哲学探讨死亡
梁漱溟与方东美之死
及时行乐的人生观
服药求仙的虚妄
不死的意义
死亡的主体
深化对死亡之思考
苏格拉底受审与耶稣受难
死亡不只是认知问题
热爱青年,热爱雅典
浅陋民主制度下的悲剧英雄
希腊流行文化的激情与肤浅
为真理而死的精神与西方文化
神之子耶稣
历史的耶稣
基督教信仰的本质
为自己所爱的同胞而死
孔子自主与佛陀平静
生命的强度与深度
流离里的贞定
君子固穷的教学与孔子精神
颜渊之死
子路之死
对死亡的预感
春秋大义与历史信念
孔子的生命进境
对天命的体会
自主与超越
佛陀成道
提婆达多的叛逆
故国覆亡
最后之旅与最后之教
精进之义
佛陀的平静
道家游方
老子与庄子
死亡是回归自然
游方之外
人有“死地”
以物伤性
茫昧的人生
透视死亡的秘密
大化的宇宙论
挑战死亡的英雄
葬礼的深层意义
附录一 尽心知性,何问生死?
附录二 我们为何而死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40763633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