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22 收藏:0

/傅佩荣

ISBN/ISSN:978-7-5640-3796-3 精装

价格:CNY18.00

出版: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01

载体形态:180页 ;20cm

丛编:国学经典现代读本 ;10

简介:本书特别注重书中传达的深刻哲理与智慧, 以凸显哲学“爱好智慧”的本义。在每一章原文之后, 用白话取代一般读本的注释, 文字上力求通顺畅达。而在解读部分, 则参考了历代注家及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 并就关键概念加以解析。

中图分类号:B223.1

责任者:傅佩荣, (1950- ) 著 钱屏匀 译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傅佩荣文集:我读 》内容简介:《老子》又名《道德经》,但是内容与世人所谓的“仁义道德”完全无关,亦即所论并非伦理学的题材。《老子》向来是一本难解的书,而其关键即在于“道”字。
《老子》似乎是一面镜子,人们总能借它照见自己的长相,而未必说得清楚它原来的用意是什么。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他所谓的“道”,是指“真实”(更好的说法是“究竟真实”)而言,亦即要将人生依托在永恒不变的基础上,再由此观照人间,安排适当的言行方式。他在儒家之外(也是儒家之前),另外开辟了一条路,并且是更为宽广的路。奈何天下人却难以体认他的美意。他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我们不妨欣然接受此邀请与挑战,一起认真研读《老子》。

豆瓣作者简介: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讲座教授。傅佩荣积极推进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被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获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教学特优奖”。出版作品逾百种,曾获台湾地区“中正文化奖”、“最高文艺奖”等多项殊荣。近十几年来,他每年开展200多场哲学及国学的演讲和讲座,还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讲座,在华人文化思想界影响深远。2009年6月,他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孟子的智慧》。

目录:

前言一 老子其人其书前言二 以智慧取胜的老子上篇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三十四章第三十五章第三十六章第三十七章下篇第三十八章第三十九章第四十章第四十一章第四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四十四章第四十五章第四十六章第四十七章第四十八章第四十九章第五十章第五十一章第五十二章第五十三章第五十四章第五十五章第五十六章第五十七章第五十八章第五十九章第六十章第六十一章第六十二章第六十三章第六十四章第六十五章第六十六章第六十七章第六十八章第六十九章第七十章第七十一章第七十二章第七十三章第七十四章第七十五章第七十六章第七十七章第七十八章第七十九章第八十章第八十一章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架位导航 卷期 状态
A 昌平馆社科图书区(四层) C897682 B223.1/19 C897682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A 昌平馆101 C897683 B223.1/19 C897683 架位导航 库本剔旧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47268760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