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鲲,王希麟编著
ISBN/ISSN:978-7-122-06903-0
价格:CNY28.00
出版: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1
载体形态:165页 :图 ;24cm
丛编:新能源系列
简介:本书主要介绍了人类对风能利用和认识风能的历程,风的本质及其表征、风力机概论、风力发电系统等。
附注:从事风能技术领域工作的科研开发人员、项目管理人员以及广大风能爱好者及相关读者。
中图分类号:TK8
责任者:原鲲 编著 王希麟 编著
豆瓣内容简介:
《风能概论》主要介绍了人类对风能利用和认识风能的历程,风的本质及其表征,风力机概论,风力发电系统,最后介绍了我国及全球的风电技术、产业、政策发展趋势和展望。《风能概论》在编写中力求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使读者对风能有一个总体的、全面的了解。
读者对象:从事风能利用行业的科研、技术、管理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可以参考使用。
豆瓣作者简介:
原鲲,工学博士,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1972年出生于山西阳城,1989~1994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4~2001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2001~2002年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作博士后,随后留所工作,2003年晋升副研究员。2005年调入清华大学核研院工作,从事能源政策、战略和相关技术研究,曾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三项,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专著及译著三部。
王希麟,1970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0~1991年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空气动力研究所合作研究,1992年晋升副教授,1998年晋升教授,1999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历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煤的清洁燃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清华大学北京市3E能源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两相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实验流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专家顾问团顾问,《实验力学》、《实验流体力学》等期刊编委,主要从事两相流动、燃烧、环境与新能源技术等研究,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及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已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目录:
1 人类认识和利用风能的历程 1.1 远古的风神传说 1.2 人类利用风能的历史 1.2.1 风帆助航 1.2.2 农业生产 1.2.3 风力发电 1.3 人类对风的认识进展 参考文献2 风的本质及其表征 2.1 空气的宏观静态特征 2.2 空气的流动力学特征 2.3 风的形成机制 2.4 大气的流动图案 2.5 风的测量与表征 2.5.1 风向测量 2.5.2 风速测量 2.5.3 风速与风级 2.5.4 风速随时间的变化 2.5.5 风速随高度的变化 参考文献3 风力机概论 3.1 风力机简介 3.1.1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基础 3.1.2 风力机工作原理 3.2 各种类型的风力机 3.2.1 水平轴风力机 3.2.2 竖直轴风力机 3.3 水平轴和竖直轴风力机对比 3.4 水平轴风力机产业及技术现状 3.5 竖直轴风力机产品及应用 参考文献4 风力发电系统 4.1 系统组成 4.2 运行方式 4.2.1 独立运行 4.2.2 风力-柴油互补发电 4.2.3 并网发电 4.3 风电场选址 4.3.1 选址程序 4.3.2 宏观选址技术条件 4.3.3 微观选址要则 4.4 风能与其他新能源的互补系统 4.4.1 风能-水能互补发电 4.4.2 风能-太阳能互补发电 参考文献5 风能的其他利用 5.1 风力提水 5.1.1 我国风力提水概况 5.1.2 风力提水技术简介 5.1.3 风力提水市场潜力 5.2 风力制氢 5.2.1 氢能与燃料电池 5.2.2 以氢为载能体的风能发电系统实践 参考文献6 我国风能发展概况 6.1 我国风能资源储量及分布 6.1.1 我国风能资源储量 6.1.2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 6.2 风能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6.2.1 能源可持续发展定义 6.2.2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障碍和挑战 6.2.3 风能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6.3 我国风能发展概况 6.3.1 风能相关发展规划、项目、政策和法规 6.3.2 风能产业发展概况 6.4 我国风能展望 参考文献7 全球风能发展概况 7.1 全球风能资源与特征 7.2 全球风能开发利用和实践 7.3 典型地区的风能开发利用参考文献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48606519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