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西方妓女的自白 /(意)莫拉维亚著 ;孙致礼,尹礼荣译 外国电影剧本丛刊 :(2)
ISBN/ISSN:7-5329-0090-8
价格:CNY2.80
出版:济南 :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7.12 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0
载体形态:428页 ;20cm 38册 ;19cm
丛编:外国古今文学名著丛书
附注:著者原题:阿尔贝托·莫拉维亚
简介:本书描述西方社会一位妓女的辛酸经历,刻画了人物的精神世界,把社会黑暗对人的灵魂的扭曲和摧残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中图分类号:I546.4 I135
科图分类号:47.47152
责任者:莫拉维亚 著 孙致礼 译 尹礼荣 译 严斐德 著 Jensen ,Fritz 著 张至善 译 王燕生 译
统一刊号:CN CN CN CN CN CN CN
豆瓣内容简介:
豆瓣作者简介:
莫拉维亚,1907年11月28日生于罗马,父亲是画家、建筑师。少年时因病卧床,发奋读书。1929年发表小说《冷漠的人们》,展示法西斯统治下资产阶级空虚、堕落的精神状态,初获声誉。20年代末30年代初,他采取同墨索里尼政权不合作的态度,而多次被迫出国。他的小说如《未曾实现的抱负》(1935)、《阿谷斯蒂诺》(1944)、《罗马女人》(1947)、《违抗》(1948)、《随波逐流的人》(1951)等,大多描写资产阶级的庸俗、自私,表现他们对现实试图“违抗”到屈服于环境的压力以至于“随波逐流”的过程。这些作品基本上采取客观主义描写,注重心理分析,色调比较灰暗。其间还有《假面舞会》(1941)、《瘟疫集》(1944)、《罗马故事》(1954)和《罗马故事新编》(1959)等短篇小说集,真实地表现了普通人的希望与痛苦。长篇小说有《乔恰拉》(1957)是献给抵抗运动的作品;《愁闷》(1960)、《注意》(1965)、《我和它》(1971)等都反映了资产阶级的颓废苦闷和悲观厌世,他的长篇小说《内在生活》(1978)揭露资产阶级丧失了一切理想之后,以财富或革命的口号为追求享受的手段。
莫拉维亚曾担任国际笔会主席、《新论证》杂志主编、《快报》周刊专栏影评家等。1990年9月26日逝世。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30859955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