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华南著
ISBN/ISSN:978-7-208-08079-9
价格:CNY33.00
出版: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载体形态:293页 ;23cm
丛编:当代中国哲学丛书
简介:本书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味论、感论和象论。其中又分为从“味”开始、味物与味道、感:以心灵味世界、以味在世:羞与感情等。本丛书共24册。
中图分类号:B842.2
责任者:贡华南, (1971-) 著 吕社民 主译
豆瓣内容简介:
《味与味道》的旨趣是寻求以味觉阐释世界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中国哲学在存在论上以味为性,相应于此,在方法论上以味辨物,以味论性,以味论道。味以“合”、“进入”为基本特征,而区别于以“距离”为基本特征的“看”。味渗透于中国思想的各个层面,在生存论上强调以味(感)在世;思想方式上以感思、感情为特征,以象为范畴形态,以立象为通达普遍性的道路,以自证为实证。味、感、象因此成为中国哲学精神失落与重建的重要尺度,也成为审视、反思视觉文化的一个出发点与参照系。
《味与味道》作者以味觉为起点,讨论中国哲学的生成基础,并探讨了“味”活动的存在论意义、结构、在感觉谱系中的地位,以及形下、形上层面所生长出来的丰富意义。考察了20世纪中国哲学“中国化”、“哲学化”的双重努力,并以“味”、“感”、“象”为核心对此问题作了提纲式展望。
豆瓣作者简介:
贡华南,1971年生于安徽泗县。1996-2002,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先后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研究专业为中国哲学、中西哲学比较。著作有《知识与存在》(学林出版社2004年)、《味与味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目录:
总序绪论 味道:追寻中国哲学方法论 第一篇 味论第一章 从“味”开始 第一节 气、味、物 第二节 味之质:时、阴阳、形式、本质 第三节 心开窍于舌——中国哲学中感觉的秩序 第四节 中国哲学中的“看”:看何以没有产生哲学第二章 味物与味道 第一节 物与体:物之为物与成物 第二节 以事解物与万物一体 第三节 味物与感物——进入物的方式 第四节 味、感与物自身 第五节 道味(道何以有味) 第六节 味一道:有味之道的理解与把握 第七节 谁解其中味——重味的普遍意义 第二篇 感论第三章 感:以心灵味世界 第一节 咸:从“味”到“感” 第二节 一身皆感焉:诸觉之“感化”及其影响 第三节 “看”与沉思 第四节 “感”与“感思” 第五节 感思、沉思与哲学之思第四章 以味在世:羞与感情 第一节 羞与味 第二节 移情与感情 第三节 感一情 第三篇 象论第五章 味与象——味、感的范畴表达 第一节 “象”义辨析:从大象到物象、心象 第二节 象与形 第三节 感与象:从物象到意象、心象 第四节 形之上下与象之内外 第五节 象与启发第六章 味:普遍性与实证 第一节 相与抽象 第二节 象与立象 第三节 象与幽明之故 第四节 实证与他证 第五节 自得与自证 第六节 “中国科学”与内证第七章 “味”的失落与重建 第一节 自然之味的失落与重建 第二节 意味的重建及其问题——以金岳霖为例 第三节 象、像、相之辩——中西之间 第四节 “相”到“象”之辩——儒、释之间参考文献后记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30279431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