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11 收藏:0

/赵瑞民著

ISBN/ISSN:978-7-300-09231-7

价格:CNY22.80

出版: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载体形态:215页 ;23cm

简介:本书从姓氏的起源角度梳理了姓氏文化的传统, 对姓氏的民族认同心理, 姓名的中国学都做了详尽的介绍.

中图分类号:K810.2

责任者:赵瑞民 著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姓名与中国文化》从姓氏的起源角度梳理姓氏文化的传统,对姓氏的民族认同心理、姓名的中国学都做了详实的介绍,写得生动好读,在赵钱孙李的后面,使中国人取名的一部秘史。从《百家姓》以来中国的姓氏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切近的组成部分,从取名字的避讳、姓名与五行的相生相克、怎样的姓名主贵,在一个尘封的传统里面有着中国人的“日常小秘密”,百姓日用而不觉。

豆瓣作者简介:

赵瑞民
早年就读于山西大学、西北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在山西大学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从事历史文化研究,著有《姓名与中国文化》,与周苏平合著《中国地域文化.三晋文化卷》,参加编著《中华文化通志.晋文化志》等。后转入考古学研究,与韩炳华合著《晋系青铜器研究:类型学与文化因素分析》,合作编撰《黄河漕运遗迹(山西段)》等。

目录:

小引
第一章 古文化孕育出的百家姓
一、姓氏的起源及其与古代社会结构的关系
1.图腾崇拜的产物
2.同姓不婚的标志
3.氏的由来
4.姓氏一体过程
二、门阀士族兴盛时期的姓氏之辨
1.六朝门第
2.围绕姓氏等第的斗争
三、姓氏与民族认同心理
1.“本上民根生”的现象
2.认祖与联宗
3宗法关系的催化作用
四、姓氏与政治生活的关系
1.荣宠赐姓
2.嫌恶改姓
3.其他
五、姓氏在民族融合中的作用
1.少数民族改汉姓
2.汉族改少数民族姓
第二章 文化演进中的名字
一、上古名字溯源
二、先秦时期的命名特点
1.干支命名
2.名字互训
3.质朴无文的背景
三、名字的时代性特征
1.汉代命名的阔大气象
2.单名盛行的历史因缘
3.五斗米道的遗迹
4.唐代文人称呼排行的习俗
5.一代以彦命名的风气
6.宋代有关命名的禁令
7.宋代名字的老态
四、宋元以来下层社会的名字
(附三国孙吴时的下层人名)
1.数字名
2.“郎”、“秀”及其他
附:三国孙吴时的下层人名
第三章 名字的文化内涵
一、女性名字的特征
1.女性名字的使用局限
2.女性名字的用字局限
3.近于昵称的女性名字
4.专用“男”字的心理状态
5.多用“娘”字的现象
二、名字所反映的普遍心理状态
1.对于物质享受和高贵社会地位的向往
2.执著生命的祝愿
3.消灾免病和逢凶化吉的期望
三、名字中的伦理精神
1.以美德命名
2.对高尚人格的景慕
四、名字中的宗教气息
五、阴阳五行等理论模式在名字中的显现
1.名字与五行
2.名字与八卦
六、名字中的宗族观念
七、名字中与汉字的关系
1.姓名与字形
2.姓名与字音
3.姓名与字义
八、名字的用典
九、名字的文学
第四章  与姓名有关的文化现象
一、避讳
1.为帝王避讳
2.为亲国戚避讳
3.为家庭尊长避讳
4.为圣贤避讳
5.其他避讳
二、图谶
1.名字本身为谶
2.姓名应谶
3.谶言猜谜
后记
增订版后记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架位导航 卷期 状态
A 书库(二层) C835734 K810.2/14:2 C835734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A 昌平馆社科图书区(四层) C835733 K810.2/14:2 C835733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A 昌平馆101 C835735 K810.2/14:2 C835735 架位导航 库本剔旧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31646010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