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新解读的方法论导言 /王东著
ISBN/ISSN:7-301-11090-1
价格:CNY68.00
出版: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载体形态:570页 ;23cm
丛编: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丛书
附注:马克思哲学新解读三卷本之一
简介:本书是一部国内外学术资料丰富的硏究性专著,是作者将陆续推出的马克思哲学新解读三卷本之一;意在探寻新的阅读方法、学习方法,理论硏究的入门之道与走向独立创新的治学之道。本书共分三编十章,包括:“三大解读模式:历史反思篇”、“‘以马解马’:解读模式创新篇”、“中国特色马克思学:四大基石篇”。
其他题名:马克思哲学新解读的方法论导言
中图分类号:B0-0
责任者:王东 著
豆瓣内容简介:
该书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东的新著,是他独立研究马克思原著40年、在北大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20年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一部精心之作与创新之作。思想主旨是强调,必须大大加强对马克思本人文本、思想与哲学的系统深入研究,实现马克思哲学解读模式的重大创新,并且开创中国特色马克思学,才能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理论创新,重新开掘与奠定坚实可靠的文献学基础和理论研究基础。全书分三编十章展开,60多万字。
第一编“三大解读模式:历史反思篇”,认为马克思主义史上的三个五十年,有三种流行的主导解读模式:19世纪后期,主要流行“以恩解马”解读模式——通过恩格斯通俗性、论战性著作来解读马克思哲学;20世纪前期,主要流行“以苏解马”解读模式——根据苏联模式下的哲学教科书体系理论框架来解读马克思哲学;20世纪后期,主要流行“以西解马”解读模式— —依据近现代西方哲学框架来解读马克思哲学。应当具体地、历史地分析这三种解模式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局限。
第二编“以马解马:解读模式创新篇”,提出面向21世纪,我们必须超越上述三种解读模式,开创“以马解马”的新解读模式,并提出了这种新解读模式的十点要领。
第三编“中国特色马克思学:四大基石篇”,提出我们需要借鉴并且超越苏联的马克思研究、吕贝尔等人建立的西方马克思学,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应当创造富于21世纪时代精神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学——系统深入展开对马克思文献、历史、理论的综合研究,使之成为一门严格的历史科学、文献科学与理论科学、哲学科学,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理论创新重新奠基。为此,首先需要四块铺路基石:新型解释学——新型目录学——新型版本学——新型文本学。
该书是一部国内外学术资料丰富的研究性专著,是作者将陆续推出的马克思哲学新解读三卷本之一;意在探寻新的阅读方法、学习方法,理论研究的入门之道与走向独立创新的治学之道;因而适宜相关教师、专业研究人员、本科生、研究生阅读,关注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的广大读者也会从中受到启发。
豆瓣作者简介:
分馆名 | 馆藏部门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架位导航 | 卷期 | 状态 |
A | 书库(二层) | C788239 | B0-0/105 | C788239 | 架位导航 | 在架可借 | |
A | 书库(二层) | C788241 | B0-0/105 | C788241 | 架位导航 | 在架可借 | |
A | 书库(二层) | C788238 | B0-0/105 | C788238 | 架位导航 | 在架可借 | |
A | 书库(二层) | C788240 | B0-0/105 | C788240 | 架位导航 | 在架可借 | |
A | 昌平馆社科图书区(四层) | C1102087 | B0-0/105 | C1102087 | 架位导航 | 在架可借 | |
A | 昌平馆101 | C788237 | B0-0/105 | C788237 | 架位导航 | 库本剔旧 |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46551620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