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19 收藏:0

/(意) 贝卡利亚著 ;黄风译

ISBN/ISSN:7-80182-009-6

价格:CNY12.00

出版: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

载体形态:158页, [2] 叶图版 :图, 肖像 ;21cm

丛编:外国法学名著 ;4

简介:本书是意大利刑事古典学派创始人贝卡利亚的代表作,初版于1764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对刑罪原则进行系统阐述的著作。全书洋溢着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对刑讯逼供和死刑进行了愤怒的谴责,倡导罪刑相适应的近代量刑原则,已被译成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语言,对俄国、普鲁士以及奥地利等国的刑法改革具有重大的影响,是刑法领域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并为刑法学者所必读。

中图分类号:D915.3

责任者:贝卡利亚, ,切萨雷 著 黄风 译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发行,内容包含有对法律的解释、法律的含混性、犯罪嫌疑人和审判形式等,本书供读者学习使用。

豆瓣作者简介:

切萨雷·贝卡里哑(1738—1794),意大利刑事古典学派的创始人。1738年3月15日生于米兰一个贵族家庭,1758年毕业于帕维亚大学,攻读法律专业。1762年发表处女作《论米兰公国1762年货币混乱及其救治》。1764年完成《论犯罪与刑罚》,并于当年出版,由此一举成名,并为他赢得了长久的声誉。1768年成为米兰宫廷学校经济贸易学教授,讲授经济学课程。1771年成为米兰公共经济最高委员会成员,先后负责过经济部门和司法部门。1791年又被奥地利皇帝利奥波德任命为伦巴第刑事立法改革委员会的成员,其间力主废除死刑。

目录:

致读者
一、引言
二、刑罚的起源 惩罚权
三、结论
四、对法律的解释
五、法律的含混性
六、关于逮捕
七、犯罪嫌疑人和审判形式
八、证人
九、秘密控告
十、提示性讯问 口供
十一、宣誓
十二、刑讯
十三、程序和时效
十四、犯意、共犯、不予处罚
十五、刑罚的宽和
十六、关于死刑
十七、驱逐和没收财产
十八、耻辱
十九、刑罚的及时性
二十、刑罚的确定性和必定性 恩赦
二十一、庇护
二十二、悬赏
二十三、刑罚与犯罪相对称
二十四、衡量犯罪的标尺
二十五、犯罪的分类
二十六、叛逆罪
二十七、侵犯私人安全的犯罪 暴侵
二十八、侮辱
二十九、决斗
三十、盗窃
三十一、走私
三十二、关于债务人
三十三、关于公共秩序
三十四、关于政治惰性
三十五、关于自杀和流亡
三十六、难以证明的犯罪
三十七、一类特殊的犯罪
三十八、虚伪的功利观念
三十九、关于家庭精神
四十、关于国库
四十一、如何预防犯罪
四十二、总结
贝卡里亚传略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架位导航 卷期 状态
A 书库(二层) C659838 D915.3/2 C659838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A 昌平馆社科图书区(四层) C659839 D915.3/2 C659839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31778806位用户访问本系统